最近10多年来,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推动无缝方矩管产业发展,产能爆发式扩张有其客观合理性,但从2014年开始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
无缝方矩管产能不顾警示执着扩张
在新世纪的前几年,业界"产能过剩"的警告已经出现,伴随多次无缝方矩管行业宏观调控,粗钢产量14年间增加了5倍多,产能达10亿吨,民营钢企产能、产量增速最快。
一面是过剩喊"多",一面是市场喊"渴"。赵喜子说,不是无缝方矩管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推动无缝方矩管产业发展。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召唤,民企难以抑制无缝方矩管投资冲动。新世纪以来,我国无缝方矩管产业发展事实表明,没有民营钢企的补位,单靠国企无法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行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因为前些年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民间资本纷纷涉足无缝方矩管,导致无缝方矩管产能迅速扩张。
多名无缝方矩管企业负责人用很多形象语言描述无缝方矩管行业最红火的年代。"投资两条生产线,挣钱像用耙子搂一样","一座钢厂就是一台印钞机,日进斗金"直到现在,迁安、武安的首富仍然是无缝方矩管厂老板。
但从2010年开始,无缝方矩管行业真正走入下行通道,钢材价格一路下跌。到2014年,钢价跌到20年前水平,一斤只卖1块钱"白菜价"。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无缝方矩管产能属于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由于前些年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亏损,少数有利润,判断相对过剩的依据是利润微薄。
过剩就需要调整和升级
去年,国民经济增速下滑到7.4%,国内粗钢消费量较上年增长0.9%,增速大幅回落6.65个百分点。中国的钢材消费是否已经达到顶峰?
无缝方矩管行业由盛转衰,无缝方矩管产能由"财富"变成"包袱"。当前,无缝方矩管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业内普遍不看好今年形势。钢材价格跌下来很难再涨上去,钢价跌回20年前水平,但去年行业效益好转得益于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下降。
总体判断,当前钢企正在求生存的低谷期徘徊,企业之间的较量是看谁能把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活下来享受2017年至2020年下一波经济繁荣。部分企业也希望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倒闭,进而改变当前的供需结构。